臺北導報
繼銷往大陸的鳳梨被驗出農藥超標后,臺灣銷陸蝦苗飼料也傳出遭退貨,外界質疑大陸對臺政策生變,農委會昨天表示,該蝦苗飼料被驗出酸價過高且含有牛羊成分,可能與廠商為降低成本,以牛羊骨粉取代魚粉有關,品質不佳遭退貨,應無政治因素在內。
大陸過去對臺灣農業讓利,業界認為以往大陸對臺灣農產品并不太抽驗,現在卻開始加強抽驗,質疑是否政策生變?不過農委會認為,大陸加強抽驗,主要原因應是受到近來臺灣陸續爆發食安風暴影響,與政治無關。
日前大陸檢驗臺灣鳳梨,驗出含禁藥超標,農委會已全面強化品管,由于臺東地區每年另有8,000公噸鳳梨釋迦,透過小三通模式銷往大陸,為免成為下一個被盯上的對象,也為維護臺灣出口農產品形象,農委會已決定比照鳳梨一律採取三級品管作業,將從溯源管理、用藥安全管理及出口前進行查核抽驗。
至于此次被驗出酸價過高且含有牛羊成分遭退貨的蝦苗飼料,來自于高雄鳳山的滋豐水產資材有限公司,該事件也讓其余蝦苗飼料受波及,大陸方面已發布警示,將加強臺灣輸往中國的蝦苗飼料檢查頻率,為期6個月。
臺灣目前1年輸銷中國大陸魚飼料為676公噸,產值新臺幣9,027萬元,農委會表示,蝦苗飼料被驗出牛羊成分可能與廠商用便宜的牛羊骨粉,來取代最貴的魚粉來降低成本。
雖然我國并未禁止水產飼料摻牛羊骨粉,但臺灣仍為偶蹄類動物口蹄疫疫區,大陸方面可能有所顧慮,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強調,站在主管機關立場,無論內銷還是外銷都要把關所有農產品品質,并符合輸銷國的規定,這其中并無考量任何的政治因素。
這次蝦苗飼料業者若因為想要降低成本,用牛羊骨粉取代,涉及商譽問題。目前我國水產飼料并未明訂酸價標準,沙志一表示,未來飼料酸價是否要訂定標準,農委會將納入考慮。